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技术 > 相信奇迹,还是相信逻辑思维?

相信奇迹,还是相信逻辑思维?

时间:2015-8-28 浏览数:5003

相信奇迹,还是相信逻辑思维?

     中国的写意文化很美,写意文化背后的形象思维也很有诗意,但这也正是问题的所在。在投资上就表现为,大家习惯讲故事和听故事,而不是靠逻辑算估值。这个现象和我们的传统思维有关系。在做判断时,我们的特点是归纳性较强、演绎性较弱,缺乏形式逻辑,注重个案经验。中国人更愿意相信奇迹,因为我们的逻辑思维不够发达,我们有追求不确定性的偏好。

 

    一、认识你自己

    对自己的定位很重要,对自己进行定位之前要先认识自己。“认识你自己”是铭刻在古希腊德尔菲阿波罗神庙墙壁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大家要对自我有一个清晰认知,较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如果能发挥自身特长那将会是一件幸福无比的事情。

    认识自己有一定的难度。人人皆有自利性偏差,往往对自己估值较高,对别人估值较低。谈及我们自身,一个绕也绕不过的话题是,“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又将去往何方?”

    中国的写意文化很美,写意文化背后的形象思维也很有诗意,但这也正是问题的所在。在投资上就表现为,大家习惯讲故事和听故事,而不是靠逻辑算估值。这个现象和我们的传统思维有关系。在做判断时,我们的特点是归纳性较强、演绎性较弱,缺乏形式逻辑,注重个案经验。

    做研究时,要么相信逻辑,要么相信大样本统计结果,也即现在比较流行的大数据。

    以上观点未必对,但主要目的是强调,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要明确自己的强项和弱项。

    第一,明确自己适合做投资还是做研究。有时候未必取决于你预测的成功率,而更取决于你的风险偏好和果敢程度。

    第二,明确自己的思维是发散型还是专注型。比如,典型的发散型思维,做研究时思考方向较多,但做深做细有难度。

    第三,明确自己的能力表现为创造型还是学习型。大多数人都是学习型的,但其实券商、金融行业中创新能力也非常重要。

    第四,明确自己是偏向利他主义还是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本身不存在褒贬之分,主要强调了行为、心态等是偏向主观还是客观、多考虑别人还是自己。一般来说,利己主义者做研究会比较专注,爱钻牛角尖,这样也容易出成果。

    所以说,对自己要有一个总体评价,到底做什么职业更适合。

 

    二、如何做研究

    一个确定的事实是,成功的企业家必然是一流的研究员,因为他的成功不是一次偶然的成功,而是具有延续性的,因此他成功的决策不是一次,而是需要多次成功,这就要求他不断地把握机会,只有赢面大的人才能成功。

    马云运营阿里巴巴非常成功,并到美国顶级学校发表演说,他的研究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因此,成功的企业家对事物的判断把握是一个逻辑的过程,不同人对同一件事的观点往往有差别,但成功的企业家的却往往在事后被证明是对的。

    想要做好研究,一方面必须要勤于学习,从多个层面、多个维度去思考。

    许多人常常比较主观,相信市场阴谋论,如认为本轮股灾由境外机构恶意做空引起的;也有人会说若今天收盘不能在50日均线以上市场就完蛋了。拥有这种思维的人,绝对不适合做一名优秀的研究员。股市不是由均线来决定的,而是由多因素共同决定。所以,还是要多角度分析问题,或是大数据,或是严谨的逻辑推断。

    另一方面,想要做好研究,各团队间应当取长补短,相互交流。勤奋是研究的前提,如果没有勤奋,研究难以做好。

    那么进一步说,研究要如何做?我强调角度、高度和深度。

    第一,高处着眼,问题会看得全面完整。黄浦江哪里都可以看到,但站在高点可以看到苏州河、黄浦江流向等全貌;只有从高处看,才能看得完整全面。

    第二,要尝试从不寻常的角度去看问题。比如,经济增长的快慢取决于体制机制、科技进步,但还有非体制性、科技性因素。人们常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是领导决策有方,但是其中到底哪些是体制性因素、哪些是非体制性因素还需要仔细判别。从研究的角度,跟随别人讲热门的题目、写雷同的报告,并没有多少意义,而从自己独特的角度去发现、去思考他人很少提及的与众不同的观点才是研究之本意。

    第三,深度,也即细节决定成败。比较唐朝仕女图和卢浮宫收藏的一座西方雕刻。两件作品的人物动作比较相似,主题都是表现女性优美的姿态,也都比较细致。唐代仕女图用蚕丝衣表达轻薄感,但在细节的真实性方面,卢浮宫的雕刻则更注重细节,水的波纹极其细致地雕刻在身上。这就是东西方差别。中国人重视美人意象的塑造,西方的表达形式则比较逼真,其细致、精确、逼真的风格逐渐演化成为现代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中国画则做不到。遗憾的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国画等伟大创新,都未能进一步深化细化从而进步下去。因此,做研究时,也需注重细节、抽丝剥茧、不断深入探寻问题的本源,得出客观的结论。

    所以,研究需要有高度和深度。大约有几类经济学家,如凡事都略懂皮毛、却不深入。要么哗众取宠,毫无深度地鼓吹工业4.0等新概念;要么阴谋论;要么唱反调,夸大市场作用,抨击一切政策必将失败;要么百科全书,万事点评。

    最近股市上涨,一下冒出许多经济学家转而研究股市,这也揭示了国内学术研究浮躁的一面。

    实际上,各位做研究时,建议还是要坚持自己的特色。

    举例来说,中国经济面临困局,共识性的逻辑一般就是只有改革才能走出困境,但这或许是个悖论:过去三十年难道没有在改革?是改革力度不足、导致未能全面铺开吗?又如何能保证未来改革力度足够强?所以,全社会能达成共识的解决方案往往是无效的。

    第一个要问,改革应朝什么方向去?

国企改革,若干年前我们已经提出了现代企业制度,就要政企分开,给管理层股权激励。    

第二个要问,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很多人在算中国按照GDP需要增长多少才能到2025年中国人均GDP可以到12700美元以上,这样中国就可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但问题在于那时中等收入的标准是否也提高了呢?要是提高了即使达到原先标准,也没有办法跨越。中国一个国家人口占全球比重就接近20%,如果也成为了高收入国家,这岂不是让其他原本是高收入国家的人口变为倒退回中高收入或中等收入吗?因为高收入人口超过20%,那就要对高收入的标准重新定义了。

    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考虑短期长期、静态动态等很多方面的因素,比如中国的贫富差距为什么这么大?我们会讲很多理由,但是通过案例分析发现全世界人口越多的地方收入差距越大。

    因而,大家在做研究的时候就要注意区分:哪些因素是跟主观努力无关的东西、跟经济增长模型无关的因素。

    中国人更愿意相信奇迹,因为我们的逻辑思维不够发达,我们有追求不确定性的偏好。

    第三个问题,出报告的时机选择。

    第四点是,要开发潜能,拓展自我,挑战脑力和体力的极限。

    很多人做研究觉得做得差不多就可以了,但还是应该将自己的脑力和体力推向极限,这样的话,逻辑和结论可能会更加完善。

    最后一点就是研究报告如何才能更为客观、到位。

    研究中要注意研究工具使用得当,不能闭门造车,要思路开阔、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好的研究报告必须具有四个要素:独特的角度,前瞻性、市场相关性,有趣。研究方法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见大不见小,都愿意研究大问题。研究小问题非常有意义。

    三、逻辑的选择

    在研究逻辑的选择上,中国比较擅长辩证逻辑、形象思维,偏弱于形式逻辑、抽象思维。但对不同的对象,应该选择合适的逻辑分析方法。我们提倡多维度的立体分析法。

    五、永远的研究情结:探索、发现、传播

    有两点跟大家分享:第一点是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分析宏观经济,第二点是要从体制和非体制两大因素去诠释经济发展。

    例如,逛博物馆。美国、英国的博物馆都很大很多,全球的历史文物非常多,横向、纵向上都可以做比较,纵向是指人类发展历史,横向是指西方从各国掠夺的很多文物。跟其他国家同一年代的文物一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差距在哪里,可比较容易判断哪些是体制因素造成的。

    研究的政策框架大家要掌握。如总供给政策主要讲长期政策,包括产业政策、各类体制、制度改革等,其目的是改善供给,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供基础;总需求政策其实就是通过需求拉动经济的短期政策,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等。大家在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政策的归类,把它们纳入你自己的研究框架,用自己的分析方法建立起一个研究框架。

    读历史对做研究很有益处,社会经济史是研究的把舵。中国在1700年的时候GDP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到了1820年鸦片战争时候已经占到了40%,所以说中国到2025年GDP超过美国,没有特别的意义。因为历史上中国占过更大的比重。所以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经济过去曾经非常辉煌过,现在的辉煌过去都有过。

    研究一个现象背后的经济原因、文化原因、宗教原因、历史原因,从小的切口去研究一个大问题还是很有意义的。

    中国人喜欢交易,一是股票交易,二是赌场交易,还有一个是贸易。我们古代的贸易已经是世界上第一了。

    从繁杂数据之间的钩稽关系来发现破绽。做研究还是要进行数据分析来发现问题。看统计数,数据之间比照分析时很容易发现问题,对我们做研究来讲就是需要有真实的数据,真实的数据才能反映出真实的水平。此外,样本对数据的分析也非常重要,通过大样本的统计来发现问题比逻辑的推理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