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由最初的产品制造商转型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公司,业务遍及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什么让这个拥有105年历史的“蓝色巨人”始终生机勃勃?带着这一问题,新华社记者在不久前结束的美国广播电视设备展(NAB)上,采访了IBM的多名工作人员。
NAB 在全球同类展会中规模最大,已成功举办20多届。IBM外联部负责人玛丽莎告诉记者,本次IBM携收购的Ustream、Clearleap、 Aspera等6家公司,以历年来最大规模参展。记者看到,IBM近1000平方米的展位前人头攒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广播电视设备领域专业人士与IBM工作人员热烈讨论着“云计算服务”“大数据与分析”这些IBM近年来推出的转型之作。
通过不断的收购和剥离,目前IBM咨询和服务的收入比重已超过总收入的50%,转型初见成效。谈及原因,IBM智囊机构“全球卓越中心”一位专家说,企业激励员工自主创新和研发的机制,以及着力培养全球化人才的战略,是IBM保持活力的关键。坚持品质、推崇创新这种现代企业的“工匠精神”为IBM牢牢锁住竞争优势。
源源不断的创意是确保企业保持发展势头的动力源泉,而这得益于IBM鼓励创新研发的机制。据介绍,IBM每年投入约13亿美元用于研发。IBM的研发机构中有5名诺贝尔奖得主,他们还长期与麻省理工等一流院校和研究机构保持合作。
同时,IBM鼓励每个员工投身研发工作,一旦员工的创意被专利部门认可,IBM即帮助员工申请专利并由公司支付相应的专利申请费,同时IBM也成为专利权的共有人。这样的机制使得IBM每年能获得多达9000至1.1万个专利技术。
一名IBM员工说,公司里很多员工都拥有自己的专利。虽然IBM对此并不高调,一般在公司内部以表扬信的形式公布喜讯,但每个员工都以获得这封表扬信为荣。“这是一种无形的动力,没有什么比获得公司对我们的认可更让人兴奋了。”
除了研发,能成为世界知名的行业巨头,IBM的全球战略功不可没。IBM的一名专家说,IBM在全球拥有近43万名员工,公司不会简单地在当地外包服务,而是派出员工熟悉当地情况,融入当地文化,做到“知己知彼”。
以IBM在中国的业务拓展为例,IBM于1979年开始在中国发展业务,至今已在中国内地设立了47个分公司和办事处、9个研究院、创新及方案中心、7个全球服务和制造中心。从研发到制造,再到服务,都做到深度融合,有的放矢,把握住市场的主动权。
“蓝色巨人”屹立百年仍在引领行业不是偶然。企业科学成熟的管理激励机制与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企业的发展走向良性循环。展台前,一名IBM员工告诉记者:“我为自己是一名IBM人而自豪,我的理想和我的事业心都能在IBM实现,不用多说,我也会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据新华社)
本文地址:http://www.chinalinegz.com/newsview.asp?id=104,转载请注明出处。
修改时间:2023-11-28 11:26:44